臭糖游戏攻略网

从魔幻世界中诞生的不朽神话,《命令与征服》如今迎来重生

时间:2025-04-04 10:05:13


一款游戏之所以能被一代又一代的玩家视若珍宝,除了拥有过硬的品质外,更在于它创造了属于一个时代的传奇。而我们今天要说的这款游戏所散发的光芒实在太过耀眼,以至于在那个年代出生的人,即使没有亲自玩过这款游戏,也一定听说过他的名字——《命令与征服》,这个系列作品为玩家带来的绝不止是精心策划的头脑风暴,它代表的是一份情怀、一份回忆。如今,借着重制版的发售,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当初西木工作室制作这款游戏的许多细节,让我们依靠文字的力量,回到那个闷热又单调的午后,伴随着机箱的轰鸣声,感受一下经典神作的独特魅力!

架空于沙丘之上的修罗场

创造《命令与征服》这个不朽神作的团队在1985年还窝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的一间郊区仓库中,两位创始人根据他们平时最喜欢闲逛的洛杉矶西木区,将自己的游戏公司命名为西木联合(Westwood Associates)。在创业初期,与无数白手起家的小作坊一样,西木联合的日常就是接一些游戏大厂的外包业务。赚足了经费,在业内站稳脚跟后,西木不再安于现状,转而开发属于自己的游戏来。

西木这个游戏公司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其实是RPG游戏的开发商,在《龙与地下城》这个IP横扫整个美国游戏市场的时候,西木就曾基于这款TRPG的规则开发出属于自己的RPG游戏。不过并非是当时市面上那种以回合战斗为主的CRPG,而是结合了即时制方式的创新之作。

如果按这个路子走下去,那么如今的西木可能会完全走向另一条完全不一样的道路,但命运总是充满变数的,谁也没想到另一款神作的诞生,为一段全新的游戏史拉开了序幕。

1984年,大卫·林奇的科幻电影《沙丘》上映,这部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讲述了一个极度缺乏水资源的沙漠星球厄拉科斯,人们为了争夺"香料"而引发的政变、战争与背叛。这场盛大恢弘的太空歌剧以错综复杂的势力斗争而闻名于世,其中作者对于这个沙漠世界的设定更是让其拥有了成为游戏的潜力。

也就是几年后,维珍互动娱乐拿到了《沙丘》的授权,转而开发系列游戏。不过要将这个光怪陆离的科幻世界转变成何种类型的游戏,维珍却始终拿不定主意。于是,他们首先找到一家名为Cryo的法国游戏公司,试图让这群法国佬将电影的剧情重现在游戏中。不料出于某些特殊原因,维珍在中途就叫停了合作,将这个任务交给了在RPG游戏制作上颇具经验的西木公司。

当然,维珍也给西木公司出了难题,那就是并不希望将《沙丘》做成一款RPG游戏,尽管男主角保罗在历险中不断成长,但《沙丘》中的两大势力显然放在一个更加广阔的舞台。

在西木所创造的游戏世界中,无尽的沙漠与肆虐的狂风构成了画面的主色调,名为巨型沙虫的怪物在黄沙之下蠕动。在这颗多灾多难的行星上,却偏偏存在着一种充满诱惑力的宝藏——它可以延年益寿,甚至让人类进化成更完美的形态,更能为星际航行的科技设备提供动力。于是,不同的势力针对香料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不同于电影中的大量肉搏战,西木的沙丘世界中充满了飞机坦克大炮的现代化战争。尽管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游戏的界面非常简陋,但它却给玩家带来一种全新的体验——不再仅仅操纵单一的角色,而是用上帝的视角,操纵着这颗沙漠行星上帝的每一支军队,通过建造基地,训练军队,掠夺资源来取得胜利,耍尽心机,步步为营。

RTS(Real-Time Strategy Game,即时战略游戏)的规则就这样被确定下来,这款游戏为日后所有RTS游戏制定了一份基础大纲,作为一款足够老牌的RTS游戏,它为《命令与征服》的诞生打下了基础,也让西木的传奇得以延续。

"你怎敢如此胆大妄为?"

不过,不论《沙丘》这个系列何等经典,但它必定存在着两个致命的缺陷:首先,这是个根据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游戏,其世界观与设定有很大的局限性;其次,如果开发《沙丘》的续作,必将反复取得授权,这对于西木来说也是一件十分头疼的事情。于是,如何创造出一款属于自己的RTS游戏,成了一件值得深思的事情。

西木首先考虑的是以剑与魔法为主题,毕竟《沙丘》的世界就充斥着各种黑科技科技与异能。不过,一场灾难的发生,让原本已经设定好的魔法世界发生了改变。

1992年,当海湾战争的余波还未完全散去时,波黑内战却达到的前所未有的高峰,这场充斥着极端宗教主义的战争引起了一场又一场极度血腥的屠杀。这个充满绝望与黑暗的修罗场却让西木公司找到了灵感:"我们何不做一款军事题材的RTS游戏?"

但直接把现实里的战争放到游戏里显然是不人道,也是不光彩的事情。于是,西木开始以这场战争为原型,设定不同的阵营。首先便是反派的设定,这个带有狂热宗教信仰的组织名为Nod兄弟会,而代表着正义的防御组织GDI也诞生了。就像是《变形金刚》里的狂派与博派,象征着邪教势力的黑蝎与代表正义的金鹰图标成为许多人挥之不去的记忆。

各种势力设定好了,那么新的问题来了?游戏中的资源如何设定呢?在《沙丘》里,香料这种自带的设定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但如果放在现代战争中,又该如何设定资源种类呢?

千万不要小看这个问题,游戏资源货币体系的设定既要符合基本设定,还得能为剧情穿针引线。比如《地铁》系列的货币是子弹,《辐射》里的瓶盖,就很能反应末世下人们的生活状态。西木也脑洞大开,通过借鉴《沙丘》里那个相当于万金油的香料,杜撰出一个名为"泰伯利亚矿"的资源。这种矿石本身并非生物,但是会侵蚀地球环境,把所有天然的人造的东西同化,尽管拥有剧毒,但这种矿石却能提供各种矿物元素。

泰伯利亚矿作为一种资源,让剧情变得更加合理,Nod兄弟会将这种矿石视为天神之物,并以此为契机向全世界展开进攻,GDI作为正义的一方进行反抗,故事由此开始了。

GDI的拿手武器是火箭炮、坦克与灵活的空军,而狡诈的Nod兄弟会更喜欢用出其不意的方式对敌方采取精准打击。同时,在《命令与征服》中,可以看出西木创造RPG游戏的一贯套路,玩家通过线性的战役来推进剧情,这些战役包含了建造、歼灭、冒险等许多不同元素,让许多热爱挑战的玩家度过了一段十分欢乐的时光。

"你怎么敢如此胆大妄为?"我总是想对当时的西木问出这句话,通过架空历史创造出的战争世界,同时又独创出许多十分先进的战斗系统。我以为这就是西木带给我的全部惊喜,可惜我错了。

在《命令与征服》发售之后,西木对于这个架空世界的期望值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膨胀的野心代表着续作的诞生,而创造续作就意味着剧情的延伸。那么,续作的剧情应该如何取材呢?

考虑到当时的社会背景,苏联成了新的目标。这个强大独裁又充满压迫感的政体简直就是一个绝佳的反派形象。。在续作《命令与征服:红色警戒》里,爱因斯坦通过时间机器回到过去,为了阻止二战的爆发而杀掉了希特勒,却没想到苏维埃彻底站起来了,新的战争又开始了,虽说是续作,但《红色警戒》其实可以说是《命令与征服》的前传,而两者的剧情承接也十分柔顺丝滑,令人叹为观止。

无论是《命令与征服》还是《红色警戒》,西木都尝试用真人演出的方式来推进剧情的发展,而《红色警戒》的演出无疑拥有更加豪华的阵容与拍摄技巧。影片的主色调十分符合当时西方电影的审美,当时正值《007黄金眼》这类影视作品风靡全球,而《红色警戒》的粉丝们可以很轻松地在游戏里发现电影与游戏过场影片的色彩风格竟然十分相似。


这种对历史的改编与重塑其实并非是一种亵渎的行为,西木"胆大妄为"的背后代表的是创造力的繁荣。而正是这种创造力驱使着《命令与征服》系列不断前进,也创造出了不朽的经典神作。

为什么要期待高清重制版?

在2020年,先有大批《最终幻想7重制版》的玩家大喊蒂法天下第一,又有《生化危机3》的华丽登场,就连最近NS上的《异度之刃重制版》也引起了巨大的话题流量。在如此众多的重制游戏衬托下,这款高龄RTS游戏的重制合集看起来并不那么起眼,那么,它又凭什么能在百花齐放的游戏市场里,让玩家心甘情愿地掏出腰包呢?

首先,是玩家对于西木这个工作室与这个大IP本身的热爱,《命令与征服》本身就是个命途多舛的IP,在开发出上述制作精良的作品之后,西木很快就被EA收购。这个号称"工作室杀手"的公司,造成西木工作室的人才大量流失,在2003年,西木工作室彻底被EA解散,而那些遗留下来的原西木成员,因为不愿再受EA的支配,转而成立了岩石壁画。

在继承基础版权后,《命令与征服》这个大IP在EA手中并没有继续发光发热,甚至在2010年开发的最后一部作品《命令与征服4:泰伯利亚黄昏》成为这个系列最烂的作品,受到万人唾弃。

但是,即使续作的质量良莠不齐,但粉丝们依旧期盼着这个经典IP的再次复刻。在许多岩石壁画的论坛上,这群狂热的粉丝们尽心竭力地保留着游戏的音频与视频。另外,由于EA过于宽容的政策,系列游戏的MOD甚至拥有超过原版游戏的人气!这点在中国更是如此,《红色警戒2》的MOD几乎占据了游戏论坛的半边天!

其次,是游戏开发者对粉丝们永远满怀诚意,岩石壁画在论坛上也积极回应粉丝们对于重置版的意见,那些在原版中经典的真人演出电影,也如同文物一般被慢慢发掘出来,进行还原与复刻,甚至在游戏进度的开发上也采用粉丝投票决定的方式。可以说,今天的《命令与征服重置版》的发售是粉丝与开发者共同努力的结果,老玩家们告诉开发者自己心目中的重置版应该是什么样子,而开发者正积极将这些想法变为现实。试问,哪位玩家不希望玩到一款自己参与策划的游戏呢?

《命令与征服》的前世今生告诉我们,一款游戏之所以能被称为经典神作,除了经得起推敲的剧情与设定,更重要的是开发者的脑洞与诚意。玩家买的不仅是玩法,更是一种扎根于内心的情怀。如今,满怀诚意重制版已经发售,仿佛在向玩家讲述,《命令与征服》不仅是过去的故事,它还是当下的传说!